2024年11月28日,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2024级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术导师见面会在学院302会议室顺利举行。生态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王立新教授、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负责人李永宏教授、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张庆教授等二十余位学术导师出席本次会议,见面会由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冯刚教授主持。本次会议旨在为新一届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同学与学术导师搭建沟通桥梁,共同探讨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推动生态学领域的本科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
冯刚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冯刚教授详细介绍了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核心目标和未来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学院将充分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平台,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的科学素养、卓越的创新能力、优秀生态学科学家潜力的生态学人才。会议还特别指出了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退出机制,要求基地班学生本科期间不可挂科,并在大二学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大三学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同时绩点排名均需在年级前50%,该机制旨在确保所有基地班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保持高标准的学习水平和热情。
冯刚教授介绍拔尖基地培养目标
在了解了拔尖基地的基本概况后,会议进入师生互动环节。学生针对基地班培养方案以及未来学习科研过程提出了一些问题,各位老师现场进行了解答。例如,有学生提问:“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导师通常会提供哪些形式的支持或帮助?”。针对此问题,拔尖基地负责人李永宏教授指出:“学术导师应该指导学生寻找新的研究方向,设计独立的研究项目,科学系统的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训练”。
学生提问
李永宏教授解答学生问题
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多位老师也对在场学生提出殷切期盼。赵利清教授强调:“学生在学术探索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并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这是激发内在动力和持续进步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包括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也涉及到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应深入了解内蒙古大学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赵利清教授为学生提出殷切期盼
执行院长王立新教授表示:“我们坚信,每一位学生无论其学术起点如何,都拥有实现卓越成就的潜力。在学术旅程中,学习成绩并非唯一衡量标准,更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持续的努力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我们鼓励所有学生,即使自认为是中等学生,也要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不懈追求达到高峰。在基地班,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包括出国访学、国内高校联培在内的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以支持他们的全面发展。”
王立新教授为学生提出殷切期盼
最后,会议进入学术导师聘任仪式环节。由王立新教授、李永宏教授为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术导师颁发聘书(篇幅原因,图片仅为部分教师)。
聘任仪式现场
此次见面会不仅是学术导师与学生的首次正式见面,也是对生态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一次有力推动。学术导师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为学生们的学术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学术兴趣。我院将持续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支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推动生态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与生态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