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垚 |
行政办公室 邮箱:qiuyaoyangfan921@imu.edu.cn 工作电话:0471-4991436 |
发表时间:2022-12-26 19:34:12 |
|
王瑞珍 |
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 工作电话:0471-4991656 |
发表时间:2016-09-28 11:17:22 |
|
生态与环境学院特邀报告(五):双... |
2023年5月30日15:00,应范利茹博士邀请,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国际有毒有害物质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主任姚宏教授来访,围绕国家“双碳”重大战略,为师生做“双碳背景下水系统碳减排路径思考与新技术案例”学术报告。报告由内蒙古大学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处长、生态与环境学院刘崎峰教授主持,我院多名师生参加。 学术报告中,姚宏教授解读了近几年在“双碳”背景下水 |
发表时间:2023-05-31 22:34:41 |
|
周四学术报告—付瑞英博士 |
2023年5月25日下午,我院生态学系讲师付瑞英老师进行了题为“入侵生物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机制”的专题报告。生物入侵已经是目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外来物种入侵机制对于推动入侵物种防控技术开发、入侵风险评价以及适生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入侵生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是入侵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报告从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表达两个层面,解析了外来入侵物种响应环境胁迫潜在机制 |
发表时间:2023-05-31 22:28:35 |
|
周四学术报告——周春江博士 |
2023年5月18日下午,我院大气科学系讲师周春江进行了题为“人类活动与污染物跨界输送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是目前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报告介绍了硫酸盐等人为源气溶胶如何通过改变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平衡来影响全球和局地的温度和降水,同时,从生产和消费两个完全不同的污染物归因角度出发,展示了与某个经济体相关的污染物及其产生的气候影响差异。报告内容丰富,角度 |
发表时间:2023-05-20 17:59:19 |
|
周四学术报告——李哲博士 |
2023年5月11日下午,我院李哲博士作了题为“华东地区湖泊与周边山地对暴雨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的学术报告。近年来,全球变暖被认为是导致中国东部强降水增加的主要因子,与之而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也呈显著增加趋势,因此有必要就该区陆面要素对暴雨过程的综合影响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针对这一问题,李老师以鄱阳湖及其周边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为研究区域,基于WRF模拟的两次暴雨过程,介绍了湖泊与山地 |
发表时间:2023-05-12 17:58:11 |
|
周四学术报告——张少青博士 |
4月20日下午,我院张少青博士作了题为“应用高铁酸盐 (Fe6+)降解水体中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学术报告。新兴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随着其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日益明显,去除水体中新兴有机污染物的需求也逐渐增大。针对这一问题,张老师介绍了吡虫啉(IMP)、双酚S (BS)和阿奇霉素(AZM)三种主要新兴有机污染物类别的代表污染物,高铁酸的特性及其在新兴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 |
发表时间:2023-04-25 12:47:52 |
|
我院师生参加中国草学会学术年会 |
2023年4月7-9日,中国草学会2022/2023年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草业科技及相关人员1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我院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李永宏教授、梁存柱教授、宝音陶格涛教授分别在草地生态与管理论坛作了“草原放牧管理因子:畜种、季节和强度”“基于家畜优化组合的天然草地管理理论、技术和政策”“退化草原修复的理论和实践”等报告。会议期间,相关老师还参加了中国草学会理事会、《草业科学 |
发表时间:2023-04-12 15:04:55 |
|
周四学术报告——张哲超特聘研究员 |
3月30日下午,张哲超特聘研究员带来了一场题为“有益微生物协同提高植物胁迫适应性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不同退化土壤生态环境中植物相关微生物群落的装配策略,并立足于有益微生物的开发,从微生物群落响应角度,揭示了微生物辅助植物生长的有益调控策略。报告内容丰富,引起了师生的热烈讨论。多位老师和学生们就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及其与植物如何建立有益互作联系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
发表时间:2023-04-03 21:49:41 |
|
周四学术报告——李瑞青博士 |
3 月 23 日世界气象日,我院大气科学系讲师李瑞青博士结合世界气象日主题 “ 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 ” ,作了题为 “ 内蒙古夏季极端暴雨特征分析 ” 的学术报告。李老师通过播放世界气象日宣传视频,使我院师生增进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系统的了解。学术报告中,李老师讲解了极端暴雨研究的科学意义,阐明了内蒙古夏季极端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解释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各种气候因子对极端 |
发表时间:2023-03-28 12:56:56 |
|
我院参与主办第12届村镇水环境治理... |
3月8日至11日,由我校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学会、内蒙古工业大学、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村镇环境科技产业交流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巡视员卢英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 |
发表时间:2023-03-12 21:24:23 |
|
生态与环境学院特邀学术报告(一)... |
2023年3月5日,我院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廖福博士为师生进行了题为“冰封湖泊地下水排泄研究”的线上学术报告,廖福博士以生动形象的实例为大家讲解了氡同位素在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中的科学思路,对拓宽师生研究思路、活跃学术氛围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受到我院师生的热烈欢迎。 会后,廖福老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旨在将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推广到内蒙古各湖泊-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
发表时间:2023-03-10 16:48:44 |
|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五) |
发表时间:2019-06-21 11:44:18 |
|
丹麦科学院院士Svenning教授等国内... |
发表时间:2018-04-24 11:09:38 |
|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三) |
时间:2017年6月22日下午14:30-17:30 地点:内蒙古大学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 报告1: 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 报告人: 马克平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前所长,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国际IUCN亚洲委员会主席,《生物多样性》主编 报告2: 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机理 报告人: 白永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特聘 |
发表时间:2017-06-15 14:58:54 |
|
共有 98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66 页 当前第 46 页 |
电话:0471-4991436蒙ICP16002391号-1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地址: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南路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