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学术报告——李哲博士 |
| 2023年5月11日下午,我院李哲博士作了题为“华东地区湖泊与周边山地对暴雨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的学术报告。近年来,全球变暖被认为是导致中国东部强降水增加的主要因子,与之而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也呈显著增加趋势,因此有必要就该区陆面要素对暴雨过程的综合影响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针对这一问题,李老师以鄱阳湖及其周边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为研究区域,基于WRF模拟的两次暴雨过程,介绍了湖泊与山地 |
| 发表时间:2023-05-12 17:58:11 |
| |
| 周四学术报告——张少青博士 |
| 4月20日下午,我院张少青博士作了题为“应用高铁酸盐 (Fe6+)降解水体中新兴有机污染物”的学术报告。新兴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随着其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日益明显,去除水体中新兴有机污染物的需求也逐渐增大。针对这一问题,张老师介绍了吡虫啉(IMP)、双酚S (BS)和阿奇霉素(AZM)三种主要新兴有机污染物类别的代表污染物,高铁酸的特性及其在新兴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 |
| 发表时间:2023-04-25 12:47:52 |
| |
| 我院师生参加中国草学会学术年会 |
| 2023年4月7-9日,中国草学会2022/2023年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草业科技及相关人员16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我院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李永宏教授、梁存柱教授、宝音陶格涛教授分别在草地生态与管理论坛作了“草原放牧管理因子:畜种、季节和强度”“基于家畜优化组合的天然草地管理理论、技术和政策”“退化草原修复的理论和实践”等报告。会议期间,相关老师还参加了中国草学会理事会、《草业科学 |
| 发表时间:2023-04-12 15:04:55 |
| |
| 周四学术报告——张哲超特聘研究员 |
| 3月30日下午,张哲超特聘研究员带来了一场题为“有益微生物协同提高植物胁迫适应性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介绍了不同退化土壤生态环境中植物相关微生物群落的装配策略,并立足于有益微生物的开发,从微生物群落响应角度,揭示了微生物辅助植物生长的有益调控策略。报告内容丰富,引起了师生的热烈讨论。多位老师和学生们就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及其与植物如何建立有益互作联系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
| 发表时间:2023-04-03 21:49:41 |
| |
| 周四学术报告——李瑞青博士 |
| 3 月 23 日世界气象日,我院大气科学系讲师李瑞青博士结合世界气象日主题 “ 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 ” ,作了题为 “ 内蒙古夏季极端暴雨特征分析 ” 的学术报告。李老师通过播放世界气象日宣传视频,使我院师生增进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系统的了解。学术报告中,李老师讲解了极端暴雨研究的科学意义,阐明了内蒙古夏季极端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解释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各种气候因子对极端 |
| 发表时间:2023-03-28 12:56:56 |
| |
| 我院参与主办第12届村镇水环境治理... |
| 3月8日至11日,由我校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学会、内蒙古工业大学、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村镇环境科技产业交流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原巡视员卢英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生态市政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 |
| 发表时间:2023-03-12 21:24:23 |
| |
| 生态与环境学院特邀学术报告(一)... |
| 2023年3月5日,我院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廖福博士为师生进行了题为“冰封湖泊地下水排泄研究”的线上学术报告,廖福博士以生动形象的实例为大家讲解了氡同位素在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中的科学思路,对拓宽师生研究思路、活跃学术氛围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受到我院师生的热烈欢迎。 会后,廖福老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旨在将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推广到内蒙古各湖泊-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
| 发表时间:2023-03-10 16:48:44 |
| |
|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五) |
| 发表时间:2019-06-21 11:44:18 |
| |
| 丹麦科学院院士Svenning教授等国内... |
| 发表时间:2018-04-24 11:09:38 |
| |
| 继侗生态与环境前沿论坛(三) |
| 时间:2017年6月22日下午14:30-17:30 地点:内蒙古大学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 报告1: 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进展 报告人: 马克平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前所长,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国际IUCN亚洲委员会主席,《生物多样性》主编 报告2: 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机理 报告人: 白永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特聘 |
| 发表时间:2017-06-15 14:58:54 |
| |
| 日本广岛大学中越信和教授访问我院 |
| 应我院王立新副院长的邀请,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前日本景观生态学会主席,我校名誉教授中越信和先生于2012年4月28日~5月1日访问我院。4月30日上午中越教授在学院就“日本植被及湿地恢复工程的生态效应”为题开展了学术讲座,我院赵吉院长、王立新副院长和白淑琴老师等参加了学术讲座。 此外,学院与中越教授就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进行了座谈,并达成了一致意见。中越教授亦诚邀我院老师 |
| 发表时间:2012-05-02 08:43:24 |
| |
| 我院邀请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周楚新... |
| 2010年8月24日下午15-17时,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邀请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周楚新博士,在内蒙古大学综合楼0301教室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清洁能源、清洁科技与绿色经济的现状与未来”的学术讲座。 周楚新博士站在国际清洁能源、环保科技与绿色经济的学术前沿,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从大气、水体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绿色能源、智能电网与能源贮存,能源效率,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 |
| 发表时间:2010-08-25 08:44:26 |
| |
| 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 |
| 2010年3月3日下午3点,在内蒙古大学学术会议中心2号会议室,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内蒙古大中型牧场沼气发电及综合利用模式研究”专家研讨会,CRESP是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WB)及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开展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开发和投资项目。内蒙古大学环境与学院作为项目的主持单位,主办了本次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处、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 |
| 发表时间:2010-03-04 08:47:33 |
| |
| 我院教师参加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
|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在湖北武汉举行。 本次会议围绕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这一主题,在环境微生物前沿、微生物与环境健康及人类健康、环境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以及环境微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再生能源等诸多领域展开深入研讨 |
| 发表时间:2009-11-30 08:48:30 |
| |
| 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 |
| 2009年8月18日上午,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环境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召开。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院士,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调研员贾云,我校常务副校长陈国庆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指委委员、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委员、我校副校长杨劼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环境 |
| 发表时间:2009-08-19 08:49:43 |
| |
| 共有 98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66 页 当前第 46 页 |
电话:0471-4991436蒙ICP16002391号-1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地址: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南路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