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学术报告——范利茹博士 |
2023年9月14日下午,我院环境工程系讲师范利茹博士进行了题为“煤化工废水生物脱氮系统效能优化及微生态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煤化工废水是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目前的处理系统存在低效、高成本及总氮难达标的问题,急需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并进行工程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排放不达标、面临停产整改的紧迫局面。报告内容介绍了两种新型实用低环境影响的煤化工生物脱氮工艺,就其处理实际煤化工 |
发表时间:2023-09-22 14:27:48 |
|
胡斯勒图研究员、张峰教授和石崇研... |
2023年9月10日上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胡斯勒图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峰教授和国家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石崇研究员应荀学义副教授邀请访问我院,并在生命科学学院229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全谱段冰晶散射模型构建及冰云辐射特性的遥感反演和模式模拟中的应用”、“大气辐射及其应用研究”和“大气—海洋辐射传输模式研发及其遥感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刘东伟教授主持,百余名师 |
发表时间:2023-09-22 14:41:09 |
|
吴颖 |
吴颖,讲师,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联系方式:wuying@imu.edu.cn 办公地点:生化楼224 ORCID: 0000-0003-4035-7015 教育背景: 2019.09-2022.12 云南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 博士 2016.09-2019.0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生态学 硕士 2012.09-2016.07 内蒙古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学士 工作履历 |
发表时间:2023-09-26 09:44:13 |
|
乔艳桂 |
姓名:乔艳桂 性别:男 职称:讲师 E-mail: qyg1609240202@gmail.com 办公地点:内大南校区生环院442室 研究方向 荒漠化防治、植物-微生物关系、生物多样性 教育工作经历 2023.08至今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系,讲师 2016.09-2023.07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博连读,博士 2012.09-2016.06 |
发表时间:2023-09-26 09:55:03 |
|
张子荷 |
姓名:张子荷 职称:讲师 E-mail: zhangzihe23@imu.edu.cn 研究方向: 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及相关生态学过程 植物生理生态学 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23.08 - 至今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 2019.09 - 2023.07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专业,博士 2016.09 - 2019.07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 |
发表时间:2023-09-26 12:45:33 |
|
白卓安 |
姓名:白卓安 性别:女 职称:讲师 E-mail:baizhuoan@imu.edu.cn 办公地点: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生态与环境学院338室 研究方向: 生态组学与分子生态学 生物对逆境的响应和适应 教育工作经历: 2023.08-至今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讲师 2019.09-2023.06 厦门大学,博士 2016.09-2019.06 大连海洋大学,硕士 |
发表时间:2023-09-26 12:50:08 |
|
赵琦 |
姓名:赵琦 职称:“骏马计划B2岗”研究员 所在单位:生态与环境学院 研究方向: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水污染控制 废弃物资源化 电子邮箱:zhaoqi@imu.edu.cn;zqhit1995@outlook.com;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生态与环境学院338 教育工作经历: 2023.08-至今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骏马计划B2岗 |
发表时间:2023-09-27 16:35:07 |
|
生态与环境学院举办联合党日活动 |
发表时间:2023-09-27 16:37:38 |
|
张少青 |
张少青 内蒙古大学, 生态与环境学院, 讲师 邮箱:zhangshaoqing@imu.edu.cn 教育经历: (1) 2017-09 至 2022-11, 格拉斯哥咯里多尼亚大学 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饮用水处理工艺, 全奖博士。 (2) 2015-09 至 2016-11,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
发表时间:2023-09-28 10:25:13 |
|
李哲 |
李哲 |
发表时间:2023-09-28 10:29:32 |
|
周四学术报告——吴颖博士 |
2023年9月21日下午,我院生态学系讲师吴颖博士进行了题目为“岛屿化对土壤微小型生物群落的影响”的专题报告。岛屿是研究重要生态与进化问题的模式系统,国际和国内生态学家以岛屿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大量的群落构建过程研究,但是鲜少关注陆桥岛屿土壤微小型生物群落构建。本报告聚焦于江西省柘林湖陆桥岛屿,首先从生境破碎化角度探讨不同程度岛屿化对土壤微小型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和结构产生的差异性影响;另对该岛屿群 |
发表时间:2023-09-28 17:39:26 |
|
生态与环境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月党日活动 |
发表时间:2023-10-07 16:10:55 |
|
周四学术报告—乔艳桂博士 |
2023年9月28日下午,我院生态学系讲师乔艳桂博士进行了“根内真菌对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种适应性策略及种群动态的影响”的专题报告。荒漠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荒漠化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以上。在过去30年间,我国实施了包括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众多国家重点生态恢复工程,并取得了重大成效。然而,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同时,一些地区的植被敏感性也增加,生态恢复并不稳定,植物盖度增加 |
发表时间:2023-10-10 09:51:38 |
|
周四学术报告—赵仁鑫特聘研究员 |
2023年10月12日下午,我院“骏马计划”研究员赵仁鑫老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的环境抗生素抗性组研究”的专题报告。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并且这一问题正变得日益严重。同时,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类污染物,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残留、传播和扩散也受到广泛关注。赵仁鑫老师以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作为报告切入点,围绕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以及 |
发表时间:2023-10-23 16:36:15 |
|
周四学术报告——姚继平博士 |
2023年10月19日下午,我院环境科学系讲师姚继平博士进行了“恢复力视角下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植被恢复区生态水文退化与恢复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是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植被不断恢复背景下,该地区的水文条件和下垫面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区域生态水文过程受到影响,当地生态水文功能退化与恢复并存。因此,明确区域生态水文退化与恢复机制,对协同改善当地水资源条件和植被 |
发表时间:2023-11-01 08:09:06 |
|
共有 98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66 页 当前第 53 页 |
电话:0471-4991436蒙ICP16002391号-1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地址: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南路49号